向改革要动力 靠改革激活力 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——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

时间:2024-11-04 17:10

□南充日报特约评论员  马丹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、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,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,不断增强活力、影响力、抗风险能力,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”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,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,系统谋划了改革的时代方位、推进步骤和着力重点,吹响了全市国资国企向改革要动力、靠改革激活力的动员令和冲锋号。

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要突出主责主业优化功能布局。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,也是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南充市县国有企业在搭建融资平台、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但因发展布局过散、投资战线过长、涉足领域过宽,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不优、创新活力不足、支撑作用不强等问题。我们要坚持实体化、市场化发展方向,以增强核心功能、提升竞争实力为重点,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不断健全主责主业动态管理机制,着力压缩管理层级,扎实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,全面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率,积极引导全市国有企业以市委“1558”工作思路为统揽,积极投资“五区建设”、自觉服务“八大行动”、主动融入重点产业发展,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战略引领力、创新支撑力、产业带动力。

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要聚焦保值增值提升监管效能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时指出,推进国有企业改革,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,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,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,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。受改革重组滞后等因素影响,全市国资国企运营效率不高、生产效益不好等问题明显,我们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和观念的重塑,激发企业的内部活力,使其尽快脱胎换骨、涅槃重生。要提升风险防范精准度,建立健全国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,全面加强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,尽快扭转国企经营能力持续下降、资产负债率高位运行等不利局面。要做强价值创造基本盘,大力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,科学制定国企分类考核评价体系,全面加强“一业一策、一企一策”考核,扎实推动国有企业各尽所能、各展所长,实现功能更优、质量更高、效益更好的发展。

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要紧扣履职尽责强化激励约束。当前,南充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、副中心培育机遇期、现代化建设攻坚期“三期叠加”阶段,产业体系不优、创新动能不强、协调发展不足、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亟待破解。国有企业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,必须更好履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、增强综合竞争实力、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职责使命,努力争当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攻坚手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力军。要推进治理机制走深走实,不断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,加快完善外部董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,扎实开展国有资本、运营公司改革,切实增强国资国企的创新力、控制力和影响力。要推动运行机制提质扩面,加快建立与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挂钩的工资决定机制,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、津贴补贴制度,强化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和全员绩效考核,大力推行企业领导班子及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,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及人员创新创造活力。

发展永无止境,改革永不止步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事关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,使命艰巨,责任重大。我们要坚定落实党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决策部署,增强抓好国资国企改革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用非常之力、下恒久之功,积极推动全市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、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。

分享到: